永利集团3044am关于加强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7-10-16 09:28:36 浏览量:

一、 时间安排: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一般同步进行,特殊情形经系主任审批同意,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环节和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提前参加实习。

2、统一安排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从四年级第一学期期中(10月)至第二学期期中(5月)。

3、9月初为选题阶段。10月初正式进入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11月底提交毕业论文开题及交流记录。2月底提交实习总结。3月底提交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写作提纲及交流记录。5月学院进行一答和二答。答辩后提交毕业论文及指导手册。

二、 关于选题:

1、员工可以在院内实习,参加本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选择在校外实际部门实习或参加其他高校、院系、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

2、选择院外实习的员工需提交《本科员工毕业实习选题申请表(校外)》、《实习计划表》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表并出具实习单位接收函。其中应明确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指定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员工所在系的系主任根据这些材料就是否同意院外实习签署意见。

3、院内教师接收员工实习,应事先公布实习内容、实习目标、实习计划与实习要求,供员工选报。

4、员工选择在院内实习,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最终经指导教师在《本科员工毕业实习选题申请表》上签署意见认可。

5、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实习基础上完成,院内实习的员工,其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由其实习指导教师担任,院外实习的员工必须选定一名院内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员工必须选择本专业的导师来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如为主辅修双学位的员工,需进行两篇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对于其他特殊情况,可由员工提出申请,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三、 毕业实习的环节与要求:

1、员工在实习初期,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切实可行、具体明确的实习计划并填写《实习计划》表及《实习单位基本情况》表。

2、院外实习员工在实习期间应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和要求,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按期完成实习计划中确定的实习内容,及时填写《实习记录》表。

3、院内实习的员工,应保证足够的实习工作时间,时间安排根据指导老师要求商定,但不得无故缺勤,指导教师应定期检查员工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并提供实习指导(原则上每周不少于一次)。

4、实习结束后,员工应对实习工作作出认真的总结,填写《实习总结》表,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实习报告。

6、外单位实习的员工应请实习单位对其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工作完成情况作出鉴定并由指导教师对其实习的成绩作出评定。校内实习员工的实习鉴定和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出或由所参加项目的负责人给出。

四、 毕业设计(论文)的环节与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与毕业实习同步进行。

2、院外实习的员工,其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选择一名院内教师担任。院内实习的员工,其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由其实习指导教师担任。

3、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可以由指导教师指定,也可以自选,但需经指导教师同意。选题确定后,员工应将选题上报教务秘书备案。填写完成《本科员工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的《本科员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

4、对于在京实习的员工,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安排与员工每周不少于一次的交流和讨论,员工对交流的讨论内容作出记录,经指导老师签字留存,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重要根据之一。员工不能无故缺席预定的交流和讨论,一般不得请事假,因病缺席应提前与指导老师请假并商定改期进行。参加讨论次数不足教师安排次数的三分之二者将以毕业论文不通过论处。对京外实习的员工,应通过电子邮件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交流,交流邮件应留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5、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按时完成,公司实行中期检查制度。每位员工填写《本科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毕业设计中期还应完成《本科员工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提纲审阅》表。

6、论文字数要求:计算机系、信息系毕业论文不少于15000字,数学系毕业论文不少于8000字。对于创新性特别强的论文,经答辩认证通过后,可以取消对论文字数的要求。

7、学校实行毕业论文答辩前查重制度,如查重率高于20%则取消答辩资格。

8、答辩前指导老师依据评价标准逐项给出初评成绩,并将论文及指导手册提交至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负责再次审定,给出评审成绩。只有论文通过指导教师和评审教师审核,并且论文文字复制比符合查重率要求的员工才允许参加答辩。

9、公司实行两次答辩制度,第一次答辩由各系成立专业答辩小组,原则上论文指导教师不参与指导员工答辩。第一次答辩后由答辩小组选出论文不合格员工进入二次答辩,同时学院对员工进行部分抽查,抽查出的员工同时进入二次答辩。答辩及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0、毕业论文的成绩由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论文成绩、评审成绩及答辩成绩权重生成。

11.答辩结束后三天内将论文及指导手册提交至学院教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