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惑”永利集团3044am员工分会举办2017年会

更新时间:2017-12-11 17:13:50 浏览量:

2017年12月9日,“青春不惑”2017年永利集团3044am员工会永利集团3044am分会年会暨信息金融发展俱乐部年度论坛在信息楼四层报告厅顺利召开。公司员工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理工处处长、永利集团3044am前经理杜小勇,公司党委书记陈红,经理文继荣,党委副书记张国富等出席会议;公司员工78级殷正栋、79级成晓梅、84级陈建良、85级王琮等近80位历届员工参加此次年会。

此次会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永利集团3044am员工联系人会议暨换届大会”,由公司党委书记陈红教授主持。

集团理工处处长、永利集团3044am第一届员工会会长杜小勇教授对永利集团3044am近十年员工工作进行总结。杜小勇教授表示,员工工作要从本科生入学开始,培养员工关心母校、热爱母校和为母校争光的员工意识。他认为,中国高校要以培养员工为本、为员工服务,充分注重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学科地位对员工的影响。

根据《永利集团3044am员工会永利集团3044am分会章程》第二届员工会会长由现任经理文继荣教授担任,大会一致通过。

文继荣教授介绍第二届员工会工作思路,以及学院40周年院庆员工工作计划。他表示,全院师生将与广大员工心手相连,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主线,进一步发挥员工会的作用,实现员工与学院共同发展。同时,文继荣经理指出,2018年是学院40周年院庆年。院庆期间,学院将围绕院庆主题,陆续举办高水平论坛、研讨会,推出学院纪念短片、院史主题展览和学院特色出版物,举办系列文化庆祝活动。诚挚地邀请广大海内外院友重回母院,热忱关注,共谋发展。

会议第二部分为本年度信息金融发展俱乐部年度论坛,由94级员工、华泰证券董事总经理王戈主持。王戈表示,信息金融发展俱乐部是基于学院员工这种天然和独特联系的特质,打造的永利集团3044am金融行业从业者和志愿者一个交流、探讨、研究和合作的平台,诚挚欢迎员工们在这一平台交流从业心得,分享创业历程和经验。

“主题演讲”环节,公司员工、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经理刘勇从助力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系统论述了金融科技行业趋势和模式演进过程。他表示,全球金融业面临“转身”,金融科技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同时,金融发展不可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追求长远的发展,短暂的暴利只能带来负面影响。

公司92级员工、国家信息中心总工刘增明进行了“大数据在智慧金融领域的应用”主旨演讲。他表示,金融领域将不断增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从而助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对比社会发展情况,详细阐述了把握时代趋势、数据共享、政府数据脱密,以形成数据1+1>2的新模式。

公司93级员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主任王剑锋做了金融科技方面的报告。科技进步对金融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具体说明了融资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借与还时间是分离的,融出风险可能变成事实,降低风险就需要在一些关键环节上采取措施。并且举例说明了征信体系并不足够发达,加强对于金融业务识别和监管的方法体系建设,对于各种金融创新设想,借用相关软件可以更好的实现。

公司94级员工、中国人寿研发中心开发部经理张新宇以“保险科技的实践”为主题,阐述了传统数据管理手段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建立大数据平添实现企业级数据资产的整合和连接,运用人工智能估技术将大量人工操作转化为自动处理的构想与实践。

本年度,信息金融发展俱乐部与“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联合,支持了三家乡村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本次论坛,“芥菜籽流动图书馆”负责人杨麟员工介绍了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通过线上网络平台的运用、组织及维护,为乡村小学特别是贫困县的孩子购买图书、建造图书馆,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流动与共享,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巾帼点将--女性员工圆桌论坛"环节,学院2000级员工,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林希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对咨询顾问的认识和理解,并具体比较了罗兰贝格、麦肯锡、贝恩、BCG 等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特点。

 

公司2002级员工、中信银行总行申璞琛分享了银行财务会计工作的体会与感受,围绕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与管理等内容,交流了财务工作防止损失良好运用、提高效益的经验与感悟。

永利集团3044am员工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发言。郭海鹰主任表示,关爱每一个在校生是员工工作的坚实基础,是员工工作的起点。相信有了广大员工的热心关注和积极支持,有了学院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永利集团3044am40周年院庆工作会做出成果,为学校员工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员工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经理文继荣教授为五位员工代表颁发本年度纪念奖章。

本年度员工年会中,来自各行业的历届员工交锋思想,共话时代,结合自身工作,思考融合发展,喜迎学院40周年院庆年。同时,本次员工年会吸引得到了在校员工的积极响应,搭建了员工之间、员工与在校师生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学院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与员工工作之间的良好融合。